
题:闻令而动 向险而行——记防汛救灾一线工作者的奋斗与担当
新华社记者魏弘毅、黄韬铭、吴思思
今年汛期以来,我国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有关受灾地区党员干部和一线工作者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实落细防汛措施,闻令而动、向险而行,成为防灾减灾的坚固屏障。
7月26日晚,琉璃庙镇遭遇山洪灾害。尹春燕组织村干部动用私家车护送村民向安全地带转移。在转移地势低洼处的高龄老人时,她不幸被洪水冲走,再也没了踪影。
“特别希望她偷一回懒,至少她还在”“我不信她真不回来了”……对于这位带领村民致富的顶梁柱书记,村民一直将她放在心中,无论生死。
8月13日,救援人员确认发现尹春燕的遗体。8月14日,北京市委决定,追授尹春燕“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殒身不恤,她在暴雨中筑起了一座冲不垮的精神堤坝。
死者已矣,生者奋进。坚守在防汛一线的工作者,一直在与洪水进行着较量。
建站68年来水位最高!6月18日,面对汛情,广东省水文局怀集水文站站长姚振峰带领团队展开了一场水文数据监测“会战”。
“数据是水文的生命线!”姚振峰告诉记者,水文数据是否精准捕捉,关乎群众转移时机能否准确判断。
成员轮番值守、坚持每10到15分钟报汛一次……姚振峰团队连续作战,人工报汛持续整整24小时,成功报送水位数据200余份,为怀集县城约7万名群众安全转移抢出了宝贵时间。
在防汛一线,众多基层单位不畏艰险,汇聚起防汛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
河北承德滦平县遭遇灾情,石家庄市消防救援支队通信队伍火速抵达现场,搭建临时通信基站;北京洪涝灾害中,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各级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组织进行受灾地区电力抢修……
做好监测预警,是落实落细防汛措施的重要一环。
作为与山洪赛跑的“吹哨人”,中国水科院减灾所工程师孙朝兴这个汛期从未懈怠。每天早上6点,他准时登录相关平台,读取各项监测预警信息,并协助水利部相关司局分析全国山洪灾害风险态势。
防灾减灾,科技就是力量。2022年起,基于雷达观测资料,孙朝兴参与研发了集合高精尖技术的局地强降雨预报模型与山洪灾害临近预报预警模型,并协助将模型实现业务化应用,大幅提升预警命中率和精准度。
在陕西,商洛市气象局打造气象防灾减灾“三合一”指挥调度平台,实现气象数据实时更新、灾害风险智能研判、应急响应快速联动;在四川,为应对8月20日以来强降雨,全省气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精细化服务,气象服务提前量均超60分钟……在与天灾的斗争中,我国灾害预警技术含量持续提高,灾害预警服务水平不断升级。
面对洪灾侵袭,保通保畅、安置群众、灾后重建等工作尤为关键。繁重的任务中,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防汛抢险救灾中挺膺担当。
6月24日,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汛情来势汹汹。危急时刻,梅林乡党委组建党员应急突击队,协助群众实现“零伤亡”转移;同时逐村逐户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受灾底数,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洪水退去,灾后重建迫在眉睫。梅林乡党员应急突击队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清淤消杀,带头清理街道淤泥和积水。广大党员分片负责物资分发,确保捐赠物资精准送到群众手中。
“从洪峰来袭到灾后重建,梅林乡党委始终将党旗插在最险处、把党员派在最前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保证。”梅林乡党委书记杨文福体会深刻。
视线转向湖北。6月30日夜间至7月1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袭击。县里3900余名党员组成277支“党员先锋队”,奔赴救灾战场。
清淤保畅攻坚战、交通命脉保卫战、供水生命线守卫战、电力通信护卫战……党员冲在一线、干在一线。随着洪水消退,咸丰县路通了、信号恢复了,生活用水重新流向千家万户。
今年汛期,一场场防汛硬仗,彰显着受灾地区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底色愈发鲜明。
当前,我国主汛期仍未结束,防汛任务依旧繁重。广大党员干部和一线工作者必须持续守住防汛安全底线,继续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实各项防汛举措,守护江河安澜、人民无恙。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